这一切还要从ZM沫的一篇关于黑苹果的文章说起,朴实无华的文字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兴趣。于是爽快地从光猫上拔下了做软路由的 M93P,开始了我的黑苹果之路。在经历了一段痛苦且快乐的黑苹果之旅后,我成功地忘记了自己的初衷,莫名其妙地歪到了 ITX 主机上来。于是我的书桌上现在多出了一台 4k 显示器,一台 ITX 主机。此刻,伴随着 keychron K2 的咔咔作响,我不禁陷入沉思。咦,当初为什么会捡一台 M93P 来着?对了,原本就是想上个网而已嘛。那我手边的这台小主机又是哪里来的?不就是想折腾折腾 M93P 嘛。MD,真是环环相扣啊。
机箱
机箱 FormD T1,是在九月份犯病时买的,直到十二月份才到,收到货时一脸懵逼,拆开看了才知道是机箱。而此刻的我,已经不复三个月前的热情,随手扔到了仓库里存了起来,直至今日。这款机箱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三点,复杂的拼装、整洁的外观以及细腻的做工。复杂的拼装会极大地提升装机乐趣,众所周知,装机的乐趣就在于装机的折腾过程,而当点亮进入系统安装后,一切便会索然无味。这种装机时还得先装机箱的体验,直接快乐加倍🍻。至于外观,实在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,但我想对于一个喜欢 ITX 主机的人来说,FormD T1 的外形条件一定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。另外,官网提供的不同配件也提升了它的可玩性,这对于一个爱折腾的人来说,想必是极好的。至于做工方面,它的水准在 ITX 这个小圈子颇受好评,若以我个人极不专业的眼光来看,就是细腻以及精确。具体的开箱可以查看「ITXLAB」的帖子。
此外,Formd T1 还有着非常良好的硬件支持,所谓「三明治布局」使得机箱同时支持双槽或者三槽显卡的安装,并且提供了适配不同显卡的背板。为了照顾机箱内部走线,机箱也支持两种不同的电源安装方式,可玩性高,很有意思。
CPU
CPU 是我纠结得最久的配件,因为它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的主板、散热方式、电源功率等方面,并最终极大地影响预算。在多方权衡了我的工作以及游戏需求之后,选择了10400。原来的打算是 10400F 或者 3600,但是由于最近的显卡价格实在太魔幻,显卡市场在疫情和矿潮的双重影响下变得十分的吊诡,总的来说就是——买不起,更不愿意来当这个冤大头。于是在显卡的影响下,只能选择牙膏厂的 10400,先核显将就着,既然能支持 4k&60hz,还要啥自行车。
主板
在 CPU 是 10400 的情况下,选择一款 B460I 的主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我最终选择的是 ROG STRIX B460-I,别问,问就是信仰,在 215 刀机箱的衬托下,信仰居然显得是如此地廉价😭。
硬盘是西部数据 SN750 500GB,这个容量对我来说足够了。因为主板的背面还剩下一个 M.2 硬盘接口,以后就算有增加硬盘容量的需求也挺方便。内存则是两条光威 8G DDR4 2666,镁光、南亚、长鑫、三星颗粒随机发货。这条子的造型十分中二,铠甲勇士的既视感,与 ROG 的气质完全不搭嘎,可是便宜呀。
散热
CPU 散热器计划的是 ID-COOLING IS-50X 薄扇,装在主板上倒是不会与硬盘装甲和内存条抵触。但是在安装的时候发现由于风扇太大,已经伸到了主板 CPU 供电一侧之外,在机箱使用三槽显卡安装方式时,又由于主板侧的安装空间变小,风扇便会抵在安装机箱风扇的横梁上。考虑到后续还要安装显卡,想给显卡留出足够的空间,又下单了利明 AXP-90R。这款散热器的风扇倒是很合适,可是散热部分会和主板上的散热装甲抵触,此时的我很绝望。不过好在利明的风扇与散热器是用钢丝扣住的,将利明的小风扇拆下来,扣在 ID-COOLING 的散热器上搞个混搭,效果还不错。
机箱风扇使用的是两个利明 TL-C12,因为 CPU 温度一直保持在 30° 左右的清凉状态,所以两个风扇目前只是安在了机箱上,并没有上电,等到了夏季再说吧。
电源
电源最先使用的是全汉 MS600G 全模组,选购之前完全是贪图便宜,拿到货时发现做工实在一般。模组接口处机壳下凹,接口也是歪歪斜斜。安装时发现内螺纹打滑,四颗螺丝居然只能锁紧三颗。第二天上机一测,滋滋的电流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那么的悦耳,退货吧。好在退货的过程还算顺利,没有因为扔掉了盒子和说明书扯皮,京东快递拿走电源后才发现桌子下还遗留了一根 CPU 线,良心颇为不安。
现在使用的是海盗船 SF600,做工比全汉舒服很多。模组接口平滑,整整齐齐,上机后也再没有电流作响。原计划定制一套模组线,但现在一来没有显卡,二来走线还算整齐,先原装用着吧。
最后
生命不息,折腾不止。由于没有趁手的拍摄设备,使用祖传 7P 拍一张,以作纪念。